海鳗科普信息
发布时间:2022-09-23 09:49
字号:
分享:

  海鳗 Muraenesox cinereus(Forsskal)

  英文名:Conger pike,Shape-toothed eel

  俗名:鳗鱼(福建通称),黄鳗(福州、福清),赤鳗(霞浦三沙、福鼎沙埕),虎鳗、海鳗(台湾)

  分类:鳗鲡目,海鳗科,海鳗属

  形态特征:海鳗体延长,躯干部圆筒状,尾部较侧扁。头尖长;眼较大,椭圆形。口大,口裂达眼后方。两颌很长,上颌略长于下颌;上颌牙强大锐利,上、下颌牙均为3行,中间1行较大,侧扁;犁骨中间具10~15枚侧扁大牙。舌附于口底,不能活动。全身光滑无鳞,侧线明显;侧线孔140~153个,呈白色小点。背鳍和臀鳍与尾鳍相连,背鳍起点位于胸鳍稍前方;胸鳍尖长;无腹鳍。体黄褐色,腹侧乳白色;背鳍和臀鳍边缘黑色,胸鳍灰色。大型个体沿背鳍基部两侧各具1条暗褐色条纹。

  生态习性:海鳗是暖水性底层鱼类,性凶猛。栖息于水深50~80m的泥沙或沙泥底海区。游泳迅速。多栖居泥洞内,在浪大水浊时常出动觅食,傍晚和凌晨更为活跃。摄食虾、蟹、鱼类和乌贼等。摄食强度以7~9月较高。春、夏季北上作生殖洄游,秋、冬季南下作生殖洄游。生殖期4~7月。怀卵量18万~120万粒。卵球形,卵径1.64~1.67mm。仔、稚鱼的发育鱼显著变态,从叶状体变为幼鳗仔水温20℃约15天完成,这时的体长约7cm。成鱼一般体长40cm,重1.0~1.5kg。

  地理分布:海鳗广泛分布于非洲东部、印度洋及西北太平洋。中国近海均产,东海为主产区。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