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紧线、筑牢网、强普法”积极维护海洋伏休秩序平安稳定
发布时间:2025-07-04 17:43
字号:
分享:

  2025年伏季休渔以来,厦门市海洋与渔业综合执法支队按照“管船、控海、常宣传”的思路,通过加强渔船管控,强化违法打击,积极联动协作,广泛普法宣传,积极推动海洋伏休制度有效落实。


随机抽查

一是围绕三个重点,扎紧沿岸监管线

  1、管住伏休渔船

 

  督促各区严格落实点验制度,不少一点、不漏一船,动态掌握全市各停泊点伏休渔船情况;每月开展“双随机”执法抽查,采取不招呼、直插现场的方式,真实、客观核实渔船伏休情况;组织开展伏休调研检查,实地检查了解伏休渔船、涉渔乡镇船舶监管及渔港、停泊点安全管理等情况,查漏补缺,努力做到监管无死角。


调研检查

 

  2、严管钓具渔船

 

  为切实做好我市不参加伏休钓具渔钓具渔船监管,严防脱管失管,伏休前,组织多部门联合登检,深入开展法规和警示教育,并由船东签订承诺书,打好“预防针”;伏休后,通过信息化系统,紧盯船位信息,并加强固定停泊点和渔获物上岸点的进出港检查,确保合法合规生产作业。


登检钓鱼船

  3、盯紧“异地”渔船

 

  针对以修船名义前往外地市的伏休渔船,在严把审批关的基础上,船舶前往异地后,加强船位实时监视,与伏休地监管部门、维修船厂签订联合监管协议,实现伏休监管无缝衔接,并视情组织力量前往外地市修船现场开展异地伏休渔船检查,确保异地伏休渔船在点在位。

  针对我市伏休期赴异地更新改造的渔船,制定“修造有节点,过程有跟踪,回港有检查”的全过程监管机制,特别就完成更新改造回港渔船,及时通报各区纳入管理并安装定位设备,确保线上线下双重同步监管,有效防范漏管风险。

二是采取四项措施,筑牢海上防控网

 

  海上采取多项措施,重拳打击各类涉渔违法违规行为。伏休以来,共查处非法捕捞案件4起,拆除各类违规网具428张,其他捕捞辅助设施449件,进一步维护伏休期间我市海域正常秩序和平安稳定。


徒手拆网

  1、突出重点打击

 

  以电鱼、“三无”船舶、乡镇船舶非法捕捞等为重点,通过线索摸排、错时执法、海陆空协同等措施,组织开展伏休期间专项打击行动,实现对海上涉渔违法违规行为的精准打击。

  2、专项拆除清障

 

  以通航水域及中华白海豚、厦门文昌鱼保护区等为重点,结合潮水、天气,利用执法钩机船开展多次海上拆除行动,并联合海警、市保护办对浅滩地笼、章鱼罐等违规网具进行徒手拆除,利用伏休时机,及时清理辖区各类违规网具,进一步维护伏休生产秩序和厦门港通航安全。

  3、协同联动震慑

 

  根据海上执法形势,牵头组织海事、海警、港口等涉海单位开展海上联合执法行动6次,强化海上执法威慑;同时,受理公安、海警移送的渔业行政案件3起,拟移送涉刑案件1起,进一步疏通行刑衔接“双向通道”。

  4、海上屯兵维稳

 

  根据任务形势,在重点时段、重点海域,分阶段实施24小时海上屯兵8天,严密监视海上动态,并通过联合巡查、轮值巡航,进一步强化海上执法监管,确保相关海域的平安稳定。


联合行动

三是采取多种形式,持续普法宣传

 

  结合海陆巡查,通过下乡、入村、进港加强日常执法宣传,并利用公众号、微信朋友圈、电视广播等方式渠道宣传推送伏季休渔短视频、动画短片,持续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海洋伏季休渔政策及渔业相关法律法规,教育引导渔船民严格遵守伏休相关规定,不因一时之利铤而走险,积极营造浓厚的伏季休渔氛围。经综合施策,我市渔民群众遵法守法意识明显提高,伏休制度深入人心,从今年伏休以来查办的渔业案件数量来看,较去年同期下降22%,从另一个侧面反映我市伏休秩序良好。

  下一步,厦门市海洋与渔业综合支队将持续保持高压态势,强化海上各类涉渔违法行为打击,不断深化“三无”船舶整治,以更严的执法、更实的举措、更暖的服务,全力维护伏休秩序稳定,为海洋生态修复和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再立新功。

通讯员:王俊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