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XM00137-04-2018-003 | 文 号 | 无 |
发布机构 | 厦门市海洋与渔业局 | 发文日期 | 2018-08-22 08:54 |
标题: | 2017年厦门市海洋经济运行情况简析 | ||
内容概述: | 2017年厦门市海洋经济运行情况简析 |
(一)指标完成情况。2017全市海洋经济预计实现总产值2295.2亿元,同比增长10.7%;实现增加值603亿元,同比增长10.2%,占全市GDP的15.1%。海洋经济三次产业比重为0.4:30.9:68.7保持以第三产业为主导、第二产业协同发展的格局。
(二)主要行业运行情况分析。一是海洋经济支柱产业保持较好发展态势。海洋工程建筑业、海洋交通运输业和滨海旅游业快速发展,2017年我市实现总产值分别为303.25亿元、184.65亿元和681.0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7%、11.91%和17.22%;实现增加值分别为90.45亿元、59.12亿元和136.1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10%、10.81%和17.21%。上述三个产业的增加值合计达到288.07亿元,占全市海洋经济增加值的48.1%,保持其支柱产业发展优势和作用。其中,我市海洋重大交通项目等基础设施投资的较快增长以及海洋生态保护工程项目的稳步推进,有力促进海洋工程建筑业的快速发展。二是海洋高新产业培育发展初显成效。2017年我市海洋高技术产业实现总产值和增加值分别为662.80亿元和192.5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9%和10.0%。其中,海洋生物医药业实现总产值47.90亿元和增加值23.38亿元,同比增长12.89%和16.28%;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实现总产值48.23亿元和增加值16.5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5.2%和26.4%。
(三)存在主要问题。一是部分传统产业持续下行。2017年我市海洋渔业实现总产值和增加值分别为47.52亿元和11.29亿元,同比分别减少18.39%和22.27%,其原因主要是: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快,我市渔业生产空间不断缩减,海水养殖规模持续下降,渔村渔业整体组织化程度较低,海洋水产品加工业持续下行,渔业发展受到很大限制。海洋船舶工业实现总产值和增加值分别为17.00亿元和3.01亿元,同比分别减少30.31%和38.36%,其原因是受国际经济影响,订单有所减少。二是海洋高新产业有待进一步培育和发展。我市海洋高新产业现有的产业链较短,上、中、下游的衔接不紧密,一些特色产业链尚未形成优势,策划生成优质项目有待加快落地,产业链有待进一步延伸和壮大;项目较为分散,尚未形成合力,整体优势发挥不够,产业集聚效应尚未彰显。
(四)下一步重点工作。一是做大做强海洋高新产业。大力推进“十三五”国家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市建设,做好招商引资、龙头企业带动和品牌引领,出台海洋产业发展分类引导政策,加强海洋产业化项目的策划,科学安排财政资金支持方向,以项目为抓手,强化政策导向效果,落地若干海洋高新产业关键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推动项目接续滚动发展。二是推进海洋产业集聚发展。创新性开展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和智慧海洋城市的创建工作,推进国家海洋高技术产业基地、国家科技兴海产业示范基地建设,探索“新城+基地+众创”模式,倾力打造海洋高新产业园区,培育产业集群。依托厦门南方海洋研究中心、海沧生物医药港、火炬高技术产业园区等载体,形成多园区产业联动机制,着力海洋经济发展实现新跨越。
附件下载:
主办单位:厦门市海洋发展局 Copyright(C)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标识码 3502000022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660号闽ICP备09005102号-4
版权所有:厦门市海洋发展局(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