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XM00137-04-2018-002 | 文 号 | 无 |
发布机构 | 厦门市海洋与渔业局 | 发文日期 | 2018-06-21 11:35 |
标题: | 2015年厦门市海洋经济发展情况分析报告 | ||
内容概述: | 2015年厦门市海洋经济发展情况分析报告 |
2015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海洋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和《2015年全省海洋经济工作要点》的精神,全面落实国家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区域示范工作和《厦门市“十二五”海洋经济发展专项规划》,按照打造海洋经济千亿产业链的要求,加快推进海洋经济重大项目的建设,在全国、全省及全市整体经济增速放缓的局面下,海洋经济仍保持了快速的发展趋势,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进一步加强。
一、海洋经济总体运行情况
2015年,我市海洋经济共实现总产值1890.56亿元,同比增长8.0%,实现增加值498.21亿元,同比增长11.2%。占全市GDP的比重为14.4%,占比较上年提升0.7个百分点。分产业来看,海洋经济第一产业分别实现总产值和增加值5.30亿元和3.2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9%和18.7%;海洋经济第二产业分别实现总产值和增加值522.03亿元和151.4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8%和20.1%,整体增速较快,对海洋经济增长的贡献明显;而海洋经济第三产业分别实现营业收入和增加值1363.23亿元和343.5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1%和7.6%,整体运行平稳。
表1:2015年厦门市海洋经济分产业总产值和增加值情况
单位:亿元、%
- |
总产值 |
同比增长 |
增加值 |
同比增长 |
第一产业 |
5.30 |
18.9 |
3.24 |
18.7 |
第二产业 |
522.03 |
7.8 |
151.45 |
20.1 |
第三产业 |
1363.23 |
8.1 |
343.52 |
7.6 |
海洋经济 |
1890.56 |
8.0 |
498.21 |
11.2 |
分行业看,随着政府支持力度的持续加大,我市海洋生物医药等海洋新兴产业发展迅速,2015年我市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分别实现总产值和增加值38.56亿元和17.7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9.9%和39.2%,整体增速较快,发展势头良好;而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工程建筑业和滨海旅游等海洋支柱产业,仍保持传统优势,分别实现总产值146.64亿元、137.90亿元和499.4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1%、33.7%和15.3%;实现增加值分别为47.27亿元、47.16亿元和99.8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1%、51.1%和15.3%,整体增速较快,支柱作用明显。而海洋渔业和海洋船舶工业等传统海洋产业分别实现总产值88.18亿元和31.8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8%和下降0.6%,实现增加值分别为25.74亿元和10.9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1%和19.7%,增速较快,对整个海洋经济的贡献也较为明显。
表2 2015年厦门市海洋经济分行业总产值和增加值情况
单位:亿元、%
- |
总产值 |
同比增长 |
增加值 |
同比增长 |
海洋经济 |
1890.56 |
8.0 |
498.21 |
11.2 |
海洋渔业 |
88.18 |
16.8 |
25.74 |
13.1 |
海洋化工业 |
7.83 |
-13.4 |
2.44 |
-0.2 |
海洋生物医药业 |
38.56 |
29.9 |
17.76 |
39.2 |
海水利用业 |
0.94 |
-25.1 |
0.30 |
-27.1 |
海洋船舶工业 |
31.83 |
-0.6 |
10.95 |
19.7 |
海洋工程建筑业 |
137.90 |
33.7 |
47.16 |
51.1 |
海洋交通运输业 |
146.64 |
7.1 |
47.27 |
7.1 |
滨海旅游业 |
499.42 |
15.3 |
99.88 |
15.3 |
其他海洋产业 |
939.26 |
1.1 |
246.70 |
3.4 |
二、海洋经济发展主要特征
(一)产业规模持续扩大
海洋经济具有渗透力强、辐射面广和带动力大的特点,发展潜力巨的。近年来,面对全国、全省及全市经济增速放缓的不利局面,我市将海洋经济作为拉动全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对海洋经济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一系列促进海洋经济发展的政策落地实施,有力的促进了海洋经济的迅速崛起,海洋经济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2015年,我市海洋经济总产值达到1890.56亿元,较上年增加140.56亿元,增长8.0%,海洋经济增加值达到498.21亿元,较上年增加50.19亿元,增长11.2%,较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速高出4.0个百分点,海洋经济对全市国民经济的贡献不断增强。
(二)一、二产占比上升
从产业结构来看,2015年,我市海洋经济三次产业结构由2014年的0.61:28.14:71.25变为0.65:30.40:68.95,其中海洋经济第一产业增加值占比上升0.04个百分点,海洋经济第二产业增加值占比上升2.26个百分点,海洋经济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下降2.30个百分点,呈现出“一、二产业上升, 三产业下降”的趋势,但第二产业中主要是海洋生物医药等海洋新兴产业占比出现了上升,第一产业中主要是远洋捕捞等海洋水产品上升;而第三产业中则主要是海洋餐饮、海洋渔业服务等传统海洋产业占比出现了下降,海洋经济产业结构整体趋势进一步优化。
(三)新兴产业增长迅猛
海洋生物医药等海洋新兴产业受益于国家政策的引导,蓬勃发展,2015年我市海洋生物医药产业总产值和增加值增速分别达到29.9%和39.2%,较全市海洋经济总产值和增加值增速分别高出21.9和28.0个百分点,增长迅猛。其中汇盛生物、金达威和蓝湾科技等企业在全国海洋生物医药企业中具有较大知名度;海藻发酵生产DHA、ARA、辅酶Q10、虾青素等海洋保健新产品市场反应良好,占据市场主导地位,水产加工下脚料高值化利用生产高纯度硫酸氨基葡萄糖、抗衰老保健品等新产品也具备领先的生产技术和国内市场地位,海洋新兴产业发展潜力不断显现。
(四)海洋投资力度加大
加大海洋经济投资是确保我市海洋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发展的关键。近年来,我市对海洋经济的投入不断加大,海洋重点项目建设持续加快。从海洋经济重大项目来看,2015年,我市国家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区域示范26个重点项目计划完成投资12.62亿元,实际完成投资13.46亿元,投资完成率为106.7%;厦门市海洋经济发展专项83个项目共完成投资13.76亿元,各项指标也均按计划完成。2015年,全市海洋工程建筑业共实现总产值和增加值分别为137.90亿元和47.1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3.7%和51.1%,增速迅猛。
(五)平台建设初见成效
海洋产业公共服务平台是加速推进海洋经济发展的助推器,2015年,我市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的意见》,推动南方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资源共享,提高利用率和共享水平,实现各类海洋科研仪器资源优化配置。建成了“海洋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共享系统”,整合了厦门大学、海洋三所等10家单位,共10个平台的168台(套)设备、115项服务对外开放共享,受到了企业的广泛欢迎,海洋产业公共平台建成初建成效。而作为国家第一批海洋高技术产业基地和国家第二批科技兴海产业示范基地,2015年,我市根据基地建设内容,完成基地建设任务分工,出台了《促进涉海民营企业健康发展实施细则》,培育海洋新兴产业龙头企业16家,积极筹建海洋产业合作园区,通过不断整合厦门海洋资源,发挥厦门特区的示范和辐射带动效应,加速海洋产业的集聚发展,基地建设工作加速推进。
附件下载:
主办单位:厦门市海洋发展局 Copyright(C)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标识码 3502000022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660号闽ICP备09005102号-4
版权所有:厦门市海洋发展局(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