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度第二季度
“福建好人”评选开始啦~
经过各地各部门广泛推荐的
32名2023年第二季度
“福建好人榜”候选人事迹
正在文明风网站进行展示
来自厦门的
谢启明、吕珈臻、李坚龙
分别入围福建好人榜
“助人为乐”“敬业奉献”
“孝老爱亲”候选人榜
让我们一起为他们的事迹
点赞吧!
助人为乐——谢启明
“独腿义务交警”创办公益组织 守护残友生活希望
谢启明,男,1975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福建省厦门市脊髓损伤者“中途之家”负责人。谢启明自幼因车祸失去右腿,但他不畏命运,努力奋斗,从一名手机维修工成长为手机维修店店主。2015年,他成为厦门首批义务交警队员,“独腿义务交警”的身影通过网络感动许多人,被评为2015年感动厦门十大人物之一。如今,他在厦门市、三明市创办脊髓损伤者“中途之家”,为5000余人次残疾人重拾生活信心,获评“全国自强模范”“感动福建2018年度十大人物”“福建省最美劳动者”“厦门市道德模范”等称号。
自强不息,用自己的故事守护路口的安全
谢启明在9岁时的一场交通事故中失去右腿,所以他希望走上路面去现身说法,警示他人要文明出行。2015年5月,他报名成为厦门第一个残疾人义务交警,从此,厦门的多个十字路口,就出现了谢启明的身影,他执勤的视频也被市民拍下来,视频播放量就已近千万,谢启明也因此成为被网友频频点赞的网络红人“独腿义务交警”。
一位义务交警同行就曾赞叹,谢启明很坚强、好强,从没把自己看成残疾人,健全人能做的事情,他也要求自己做到,甚至要努力做得比健全人好。无论季节变换,无论天气阴晴,只要是谢启明的班,他总是如约在路口用心守护着交通,很多路过的小朋友都会礼貌地和他敬礼。
助残创业,帮助五千多人次残友找到生活的希望
2016年6月,谢启明拿出了自己创业赚下的第一桶金,创办了厦门市第一个残疾人场所“厦门中途之家”,它是目前国内近百家中途之家中唯一由个人创办的集交流、康复训练、就业创业培训于一体的残友服务中心,至今为5000多人次的脊髓损伤者提供了有效的日常康复训练,使他们掌握基本生活技能,实现日常生活自理。这条路,谢启明说自己会坚持走下去。
热心公益,带领残友积极融入社会
多年以来,谢启明经常带领残友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为厦门1万多名群众免费手机维修及贴膜服务,实现了残友们回馈社会的自身价值。
谢启明还是厦门无障碍督导队队长,带领轮友们深入公园、商场、展馆、广场、海边,细心检查无障碍设施,耐心督导其整改完善,推动无障碍环境的建设与改造。
2016年9月,莫兰蒂台风正面袭击厦门,谢启明第一时间加入了厦门市义务交警的路面义务清障队,连续奋战5天5夜;2021年9月疫情发生后,他第一时间参与所在街道、社区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奋战在抗疫一线;积极组织残友们复工复产,通过组装、销售护目镜,增加残友们的收入,帮助残友们摆脱生活困难。
敬业奉献——吕珈臻
坚守教学一线26载 成为厦门市小学阅读教学“名片”
吕珈臻,女,1977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厦门市深田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她是学生阅读的点灯人,坚守教学一线26载,力求让学生快乐阅读,吕珈臻名师工作室成为厦门市小学阅读教学的一张“名片”;她善做教师成长的引路人,以三项专业修炼,助力年轻教师快速成长;她是深田小学发展的奠基人,立足深田特色,传承近邻文化,提炼出“近文化”的办学理念体系和核心培养目标。荣获“全国优秀教师”“福建省劳动模范”“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厦门市劳动模范”等称号。
做学生阅读的点灯人
26年来,她始终坚守在语文教学第一线,潜心钻研教育教学规律。通过开设《光影阅读》电影阅读课程,引导学生到文字和光影世界中遨游感悟;通过制定寒暑假《假期阅读方案》,推荐阅读书目,推广五大阅读策略,全方位规划学生的假期阅读养成;将“教育戏剧”理论引入阅读,带领学生们排练课本剧,给电影配音,努力让自己成为“魔法师”,通过多种方式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她的阅读课成为孩子最快乐、最期待的课程。2020年9月,她与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邵巧治共同研究的《为自能阅读奠基——阅读策略为支架的阅读新课堂建设》成果荣获厦门市教学成果奖特等奖、福建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做教师成长的引路人
她是思明区唯一连续三届申报名师工作室的老师。凭借着对教育的热爱,她带领一群热爱读书的老师开展阅读教学研究,探索出一套“三项专业修炼”的培养体系,通过专业阅读、专业磨课、专业写作的方式,帮助一批年轻教师迅速成长。2019年至今,她同时主持“厦门市吕珈臻名师工作室”“思明区吕珈臻名师工作室”,先后培养教师76人,成为厦门市小学阅读教学的一张“名片”,2018年1月《语文教学通讯》对其工作室进行了整版报道,她本人参加2018年全国群文阅读教学大赛,荣获一等奖。目前,工作室应邀走进全市近三十所学校进行阅读教学研讨活动,她受邀至各地、各校讲座授课百余次。她个人先后出版专著《小学生阅读能力发展策略研究》《言意融合:小学体验阅读教学》,2020年12月,她被评为中国教师报2020年度推动读书十大关注人物。
做学校发展的奠基人
2021年,她受命调任深田小学,负责开办新校。作为一所位于“近邻”模式发源地的学校,如何确立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理念至关重要,她带领团队在三个月内争分夺秒完成建设校园,保证九月正式开学的同时,带领学校行政团队先后十余次走进深田文史馆,在理论学习、实地走访和反复论证中,最终提炼 “六大近邻文化因子”,确立深田小学“近”文化办学理念体系和核心培养目标。办学一年多来,深田小学发表15篇CN论文,开发4套近邻研学课程,成立18个追光者社团,荣获2项省级课题立项,省教学成果奖2项,市教学成果奖1项。
孝老爱亲——李坚龙
用爱心孝心诠释责任担当
李坚龙,男,1974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福建省厦门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第三大队副大队长、一级警长。他恪守“君子入则孝”“事父母能竭其力”格言,无怨无悔地侍奉家中患病的两对老人,不放弃、不抛弃,用点滴行动生动诠释 “孝道”的要义,谱写了一曲孝老爱亲的生命赞歌。曾荣立个人三等功2次,荣获个人嘉奖8次,2021年9月,因扫黑除恶成绩突出,被福建省公安厅通报表彰为先进个人。
久病床前见孝子
2014年,身体一向健康的母亲突发脑梗,被送进ICU里抢救了十天,又因心脏病等疾病历经多场大型手术,一度瘫痪在床,无法直立行走。为了给母亲复健,李坚龙带着母亲到各大医院进行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他还请教了许多老中医,希望通过中西医结合的方法,使母亲的病情得以好转。在近九年来寸步不离的悉心照料下,老人的病情有所好转,红光满面、两眼有神,精神状态一直非常的好。李坚龙有一本“账单”,上面详细记录了老人的吃药、就餐时间,理发、擦身、剪指甲等日常起居事宜他每周都不曾落下。在他的精心关怀和细心照顾下,母亲由最初的意识模糊、瘫痪在床到现在意识清晰,能拄着拐杖行走,简单口语表达。
抚养四名老人 用爱陪伴两对父母
李坚龙91岁的老父亲双目视力薄弱,近年来摔倒骨折多次。2021年岳父突发脑梗中风,好不容易抢救回来,岳母也因肺癌切除了一半肺叶。家中两对老人都离不开人照顾,兄弟姊妹又都在外地,李坚龙便担起了照顾四位患病老人的重担。
2022年末,新冠病毒席卷全国,李坚龙家中四位老人也未能幸免,均出现了咳嗽、高烧等不良反应,加上长期基础病缠身,随时都有生命危险。老李心中忐忑,好在上天眷孝,最终四位老人都平安扛过了新冠疫情的冲击。
为双亲打通生命通道
为保证老人安全,李坚龙在家里多处安装夜灯、防滑垫,并在卫生间等处加装扶手。考虑到父母亲年迈,出入不方便,家住7楼的他想到了加装一台电梯。起初,一些低楼层的居民持反对态度,小区物业也推诿扯皮。为此,他跑上跑下,协调物业,历经一年多,终于成功在家门口加装了一台电梯。
2017年5月某日,母亲突发心脏病,情况凶险。接到护工电话的他心急如焚,只能一边快马加鞭往家赶,一边强忍泪水,凭借多年护理患病老人的经验在电话里哽咽地指挥护工采取紧急救护措施。多亏了有加装电梯,120急救人员也在第一时间赶到,及时将母亲送往抢救回来。
作为家中的主心骨,尽管家庭上的困难接踵而至,但是父母的慈爱,妻子的贤惠,女儿的进步,单位的理解支持,使李坚龙得到了很多的宽慰。他说:“百善孝为先,尊敬长辈、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本分,是为人子女应尽的责任。我作为儿子,孝敬我自己的父母亲,其实只是尽了我应尽的责任而已。”
(来源:文明厦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