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成国际特色海洋中心城市!厦门市“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建议公布!
发布时间:2021-01-07 10:48
字号:
分享:

  近日,《中共厦门市委关于制定厦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通过。其中多处涉海,并专门提到围绕建成国际特色海洋中心城市目标,加快建设海洋强市,打造厦门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成为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建议》中涉海部分

 

 

加力抓创新促发展

在建设区域创新中心上取得新进展

  7.拓展创新发展平台载体。高标准建设嘉庚创新实验室,筹建生物制品、海洋科学等省创新实验室,建好厦门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推动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来厦建设分中心,争取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牵头推动闽西南创新资源要素合理流动、科技资源开放共享、产业链关联配套和园区载体对接,共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省科技创新走廊和沿海科技创新带。

 

加力扩增量优存量

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上开创新局面

  14.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构建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核心支柱,生物医药与健康、新材料为新兴主导,数字创意和海洋高新为特色地标,柔性电子、第三代半导体、空天技术动力、高端装备等为未来赛道的“1+2+2+X”新兴产业发展体系,推动新兴产业发展提速、水平提升。加强生物医药、新型功能材料两个国家级产业集群建设,加快打造国内一流的中国生命科技之城,争取新增集成电路、软件信息等具有竞争优势和带动作用的新兴产业集群。围绕建成国际特色海洋中心城市目标,加快建设海洋强市,打造厦门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成为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大力发展平台经济、智能经济等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打造我国新经济发展的集聚地、示范区。

 

 

加力搭平台增优势

在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上迈出新步伐

  31.加快海丝战略支点城市建设。推进“丝路海运”品牌建设,拓展“丝路飞翔”,扩大中欧(厦门)班列辐射功能,建设面向“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通达便捷的交通网络。加强对“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招商推介与项目促进力度,提升国际产能合作平台,密切与“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移动互联、智慧城市等数字经济合作。推动厦门与“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发展,发挥“海丝”投资基金杠杆作用,为企业“走出去”提供融资支持与全方位服务。推进厦门南方海洋研究中心及研发基地等平台建设,拓展海洋科技、管理、安全和防灾减灾方面的国际合作,提升“厦门国际海洋周”的品牌影响力。充分发挥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作用,积极拓展与“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海洋、教育、科研、文化、旅游等领域合作。

 

 

加力优生态提品质

在建设高颜值厦门上取得新成效

  38.促进绿色低碳发展。开展二氧化碳排放提前达峰行动,实施海洋负排放,率先开展海洋碳汇交易,践行碳中和,加强应对气候变化与环境治理。

       39.持续提升环境质量。实施“蓝海工程”,建立湾滩长制,强化厦门湾综合治理,健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及补偿机制。完善闽西南协同发展区污染防治联动机制和九龙江—厦门湾陆海统筹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
       40.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做好水土保持工作,深入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推动全市裸露山体生态恢复及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加强山海廊道管控修复、生态敏感区的整体保育,因地制宜修建山体、森林、城市公园,构建健康高效的森林生态系统。推动海洋全域修复,严格海岸线分类管控,加快海岸带生态修复,增强海域生态承载能力和海水自净能力,保护中华白海豚、文昌鱼等珍稀物种。
       41.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逐步完善重点地类、自然保护地和海域海岛等自然资源的利用标准和用途管制审批制度,严格控制各类开发利用活动对生态空间的占用和破坏,加快存量土地盘活利用,探索符合厦门实际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提高土地资源、海洋资源、矿产资源开发保护水平。

 

 

十二

加力探新路促融合

在建设台胞台企登陆的第一家园上作出新贡献  

       56.深化基础设施领域融合。率先推进厦台基础设施“陆、海、天、网”四位一体联通,构建两岸四通八达的立体式通道枢纽,努力推进应通尽通、能通先通、高效联通。加强对台直航口岸基础设施建设,适时加密厦台海空航线,打造台厦欧物流大通道,持续提升“大三通”“小三通”航线便利往来。推动厦门与金门率先融合,全面提升厦金互联互通水平,实现厦门机场、港口、高铁等基础设施与金门联通,推进厦金大桥建设。不断完善厦金地震、气象、海洋、海上救援、海漂物处置等领域数据共享与合作机制。

 

(转载 厦门海洋XMHY公众号)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