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一线调查 送去优质服务
发布时间:2023-05-05 16:13
字号:
分享:

  厦门市海洋与渔业研究所开展春季水产技术服务和安全生产检查工作


工作人员在现场仔细询问养殖情况

  走街串巷为养殖户排忧解难……近一个月来,厦门市海洋与渔业研究所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加强调查研究,把党建与业务工作相融合,扎根基层、奔忙在一线,开展春季水产技术服务和安全生产检查工作,每周深入岛外各区渔业生产企业,将优质服务送到“家门口”。

  “争优!争先!争效!”围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市海洋与渔业研究所多措并举,秉承“扶渔兴海”的初心,持续推动“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活动走深走实,为厦门海洋经济发展再添生动注脚。

  带上“百宝箱”

  为养殖户答疑解惑

  4月12日上午,记者在厦门百利海洋种业产业园的苗种生产车间里看到,室内温度被恒定为31℃,充满饲料的棕褐色池水中,数以亿计的虾苗正在水中畅游。市海洋与渔业研究所工作人员手持表格,仔细检查着养殖记录、用药记录,向养殖户耐心询问虾苗具体情况。

  据了解,作为厦门体量最大的虾苗培育产业园,厦门百利海洋种业产业园目前共有700多口养殖池。“春节后我们生意越来越好。”厦门百利海洋种业产业园办公室主任刘宇哲表示,每年的四五月都是虾苗售卖的旺季,他们平均每天可以卖出上亿尾虾苗,发往全国各地,连东北也有客户特地前来联系购买。

  检查过程中,工作人员还准备了“百宝箱”,贴心地送到养殖户手中。打开“百宝箱”,里面既有头灯、PH试纸等实用物品,还配备各种“干货”,包括水产养殖用药明白纸、信用宣传单、宣传折页和水产养殖相关书籍材料等。值得一提的是,系列技术书籍是市海洋与渔业研究所邀请专家建言献策并编写的,贴合厦门本地养殖户普遍情况,内容兼具可读性与实用性。比如在虾苗养殖方面,书籍对养殖要点、车间建设、疾病防治等诸多方面进行详细说明,养殖户遇到难题时很快就能“对症下药”。

  “我们养殖的虾苗能受到市场欢迎,这离不开市海洋与渔业研究所的支持。”刘宇哲笑着说到,一有各种政策优惠,工作人员都会第一时间告知他们,并手把手指导申请流程。

  化身“智囊团”

  顶风冒雨解技术难题

  不仅如此,市海洋与渔业研究所工作人员还化身“智囊团”,顶风冒雨为养殖户解决技术难题。

  走访完厦门百利海洋种业产业园,工作人员赶往龙腾瑶水产养殖公司开展检查。“长期以来,我们石斑鱼养殖成活率都不高,但一直找不到原因。”龙腾瑶水产养殖公司负责人吴国瑶说,公司主要养殖青斑、老虎斑、珍珠龙胆等常规品种,但鱼类整体成活率在50%左右,尝试过各种办法也没能提高。得知消息后,市海洋与渔业研究所工作人员随同负责人前往养殖场展开调查,刚走入养殖场就能明显感觉到闷热并伴有鱼腥味,工作人员仔细排查着各处,不多时,额头已经冒出了点点细汗。在综合考量之后,工作人员才放心为负责人逐条分析解答、提出建议和解决方案。

  记者了解到,为保质保量完成全面检查,工作人员一直奔忙在一线,每次检查行程都安排得满满当当,往往上午行程结束后,吃过午饭顾不上午休,就又前往下一处养殖基地。“上周虽下着大雨,但我们还是按照约定时间,不打折扣地走访了每个养殖户。” 一名工作人员表示,“只要能为养殖户解决难题,我们再辛苦都是值得的。”

通讯员 许天 李舒荣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打印] [关闭]